新政文件对“科普“的要求,是比较宽泛的。既没有指定发表的载体,又没有限定发布科普的途径。那该如何做出一份有竞争优势的健康科普呢?(十一)科普作品:指申报人向群众宣传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文字、图画、音频、视频等作品。材料提交建议:提交科普作品原文,音频、视频(时长不超过20分钟)及其申报人撰写的作品简介(2000字以内),申报人为**作者。(十二) 健康科普要求。面向社会公众、媒体,开展健康知...
(十二)健康科普要求。
面向社会公众、媒体,开展健康知识讲座,每年1次;或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、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报刊或新媒体平台,发表健康科普文章、音视频作品,每年1篇(条);或在各级媒体、行业报刊,发表健康科普文章、音视频作品,每年1篇(条)。
6.作为主编或副主编,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科普专著;或作为**作者,在公开发行的报纸或杂志发表的本专业科普文章;或作为主讲人,进社区、乡村、学校、单位和大众媒体开展的健康科普讲座;或作为宣讲专家,参加电台、电视台录制播放的科普节目;或作为供稿人或者主讲人,在卫生健康系统相关单位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本专业科普知识。
根据《广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区通用高级职称评审条件》、《广西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条件》规定,参加卫生高级职称评审,必须发表科普文章5篇,具体要求如下:
以独著或**作者身份在公开发行的期刊、报刊发表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知识的科普文章5 篇(每篇不少于1500 字);或者作为副主编以上,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的科普专著(不少于5 万字);或者在各级官方主流媒体上开展健康
作为**作者,在省级及以上科普期刊(具有CN、ISSN刊号)上发表本专业科普文章5篇。